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1)
- Nov 26 Fri 2010 00:29
中關村討論彙整!李昀蓁&王筵籙共同整理!!
- Oct 14 Thu 2010 21:46
斯給久!華夏讀書會!
時 間 |
名 稱 |
- Nov 15 Mon 2010 10:47
資科建銘
心得感想
中關村的發展相較於台灣的科學園區,差異非常大。台灣這邊的科學園區,整個政府的法制規範,配套措施的做得非常好,但中關村雖然有政府高層的支持但卻沒有相關法規的規劃,走私跟代理之間的界線曖昧不明,也因此有許多廠商遊走在法律邊緣,有的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,但也有人因此身敗名裂,即便如此中關村的蓬勃發展,仍是時代下的潮流,並不會因此而退縮。
- Nov 15 Mon 2010 10:31
王昱 97703029
有越來越多的人物登場了,而裡面我最注意到的就是王志東,
因為他的專業和我所修的資訊科學系很有關,他是一個天才程式設計師,
- Oct 21 Thu 2010 00:02
中關村閱讀心得─資科三王昱
我們閱讀的書是"中關村──中國的科技夢"
中關村是中國的一個縮影,1982年,在北京西郊的中關村,
- Oct 20 Wed 2010 23:50
讀書會-開始時,主持人筵籙導言內容
現在的中關村到處是高樓鱗次櫛比、面積達幾百平方公里的高科技產業基地。誰能想像到,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的太監墓地。1988年,中關村科技園正式建立,高科技產業基地悄然興起,儼然成為中國的“矽谷”,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。同一年,王雪紅創立威盛電子。
說到中關村,說一點題外話,說起來,中關村這個名字還有一段來歷。一種說法是,明朝時,太監們就開始在中關村一帶購買“義地”,形成了太監自己的墓葬地。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,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莊園。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“中官”,所以這裡被叫做“中官墳”。後來,隨著歷史的變遷,還出現了一些與“中官”諧音的叫法,如鐘關、中關及中官兒、中官屯等。
- Oct 20 Wed 2010 23:31
讀書會第三彈--主持人 廣電三 王筵籙
- Oct 20 Wed 2010 22:20
中關村閱讀心得─資科三陳哲偉
中關村,白頤路,中國科學的搖籃。看完前五章,逐漸了解中國科技是如何成長的,如何從文革大躍進等等文化破壞後再度站起來。裡面的人物個個充滿著傳奇色彩,看他們把封閉的共產主義解放。很多事在我們看來沒什麼,民營公司、股份公司、配股,一些等等再尋常不過的事,但在那時的中國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事。這些人在白頤路上開民營公司,自己白手起家,開創全新的一條路,沒有這些人就沒有現在貿易自由的中國。這五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中文顯示卡─中文輸入,聯想的發明,那時候IBM的電腦(微)都是英文輸入、英文顯示,有個人站出來,他是嚴援朝,他接下漢化這艱難的任務。他跟中關村的其他人完全不同,他不是大學生,沒有傲人的學歷,他原來只是工廠的技工,被人賞識才被發掘。他靠著原有的程式能力跟天賦、努力,做出中國第一套漢化系統。一個沒有讀過大學的人,做出讓一群大學生難望其項背的創舉,實在是很令人振奮!
- Oct 19 Tue 2010 23:16
中關村讀後心得--資科三龍願夫